1、LiBr 分子量86.85
白色立方晶系結晶體或粒狀粉末。密度3.64g/cm3。熔點560℃。沸點1265℃。極易潮解。一水溴化鋰枯燥失水可得無水物。易溶于水、乙醚、乙醇,可溶于甲醇、丙酮、乙二醇等有機溶劑,微溶于吡啶。熱的溴化鋰溶液可溶解纖維。可與氨或胺構成一系列的加成化合物,如一氨合溴化程、二氨合溴化鋰、三氨合溴化鋰、四氨合溴化鋰。與溴化銅、溴化高汞、碘化高汞、氰化高汞、溴化鍶等能構成可溶性鹽。大劑量服入溴化鋰會按捺中樞神經系統,長期吸入可導致皮膚斑疹及中樞神經的紊亂。
運用 是一種高效水蒸氣吸收劑和空氣濕度調節劑。致冷工業廣泛用作吸收式制冷劑,有機工業用作氯化氫脫陳劑和有機纖維膨脹劑。醫藥上用作催眠劑和鎮靜劑。電池工業用作高能電池和微型電池的電解質。此外,也用于照相行業和分析化學中。
2、溴化鋰機組高溫發作設備
在整個溴化鋰機組里來講,高溫發作器是壓力*高的部位,其壓力接近于大氣壓力(只對蒸汽型機組而言)。
它的效果就是“發作”,發作就是從溶液中發作出水蒸汽,水蒸氣到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液體,到蒸騰器中蒸騰,然后構成制冷的效果。
液位反常說的是什么?大概是過高、或許過低吧?
正常機組的發作器液位應該受機組操控系統的操控,不會過高或過低。
假如經常過高,闡明向發作器運送的溶液量過大,溶液簡單經過歡騰發生的蒸汽飛濺到低壓發作器或冷凝器,構成冷劑水污染,然后影響制冷。
假如過低,闡明溶液循環量過少,那么吸收熱量就會少,發生的水蒸氣也會少,然后制冷量削減。應該及時調整溶液的循環量。
3、高溫發作器溫度處理
溶液的蒸氣壓力是對平衡狀況而言的。假如蒸氣壓力為0.85kPa的溴化鋰溶液與具有1kPa壓力(7℃)的水蒸氣觸摸,蒸氣和液體不處于平衡狀況,此刻溶液具有吸收水蒸氣的才能,直到水蒸氣的壓力降低到稍高于0.85kPa(例如:0.87kPa)停止。
0.87kPa和0.85kPa之間的壓差用于戰勝銜接管道中的活動阻力以及因為進程違背平衡狀況而發生的壓差。水在5℃下蒸騰時,就可能從較高溫度的被冷卻介質中吸收氣化潛熱,使被冷卻介質冷卻。
為了使水在低壓下不斷氣化,并使所發生的蒸氣不斷地被吸收,然后確保吸收進程的不斷進行,供吸收用的溶液的濃度有必要大于吸收終了的溶液的濃度。為此,除了有必要不斷地供給蒸騰器純水外,還有必要不斷地供給新的濃溶液。
實際上選用對稀溶液加熱的辦法,使之歡騰,然后取得蒸餾水供不斷蒸騰運用。系統由發作器、冷凝器、蒸騰器、節省閥、泵和溶液熱交流器等組成。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稀溶液在加熱曾經用泵將壓力升高,使歡騰所發生的蒸氣能夠在常溫下冷凝。例如,冷卻水溫度為35℃時,考慮到熱交流器中所答應的傳熱溫差,冷凝有可能在40℃左右發作,因而發作器內的壓力有必要是7.37kPa或更高一些(考慮到管道阻力等因素)。
發作器和冷凝器(高壓側)與蒸騰器和吸收器(低壓側)之間的壓差經過安裝在相應管道上的膨脹閥或其它節省組織來堅持。在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中,這一壓差適當小,一般只要6.5~8kPa,因而選用U型管、節省短管或節省小孔即可。
脫離發作器的濃溶液的溫度較高,而脫離吸收器的稀溶液的溫度卻適當低。濃溶液在未被冷卻到與吸收器壓力相對應的溫度前不可能吸收水蒸氣,而稀溶液又有必要加熱到和發作器壓力相對應的飽和溫度才開端歡騰,因而經過一臺溶液熱交流器,使濃溶液和稀溶液在各自進入吸收器和發作器之前互相進行熱量交流,使稀溶液溫度升高,濃溶液溫度下降。
因為水蒸氣的比容非常大,為防止活動時發生過大的壓降,需求很粗的管道,為防止這一點,往往將冷凝器和發作器做在一個容器內,將吸收器和蒸騰器做在另一個容器內。也能夠將這四個首要設備置于一個殼體內,高壓側和低壓側之間用隔板隔開。
綜上所述,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的作業進程可分為兩個部分:
(1)發作器中發生的冷劑蒸氣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冷劑水,經U形管進入蒸騰器,在低壓下蒸騰,發生制冷效應。這些進程與蒸氣緊縮式制冷循環在冷凝器、節省閥和蒸騰器中所發生的進程完全相同;
(2)發作器中流出的濃溶液降壓后進入吸收器,吸收由蒸騰器發生的冷劑蒸氣,構成稀溶液,用泵將稀溶液運送至發作器,從頭加熱,構成濃溶液。這些進程的效果適當于蒸氣緊縮式制冷循環中緊縮機所起的效果。